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各开发公司、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国发〔2019〕15号)中对新片区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关于加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组建方案》,现予以发布,请根据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12月31日
关于加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推进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国发〔2019〕15号)中对新片区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精神,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招商引资水平,建立新片区招商工作统筹、管理、保障、宣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统筹招商力量、规范项目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招商工作成为新片区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强大动力。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依托新片区现有产业发展基础,重点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绿色再制造等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高能级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体系,努力集聚总部经济、离岸经济、智能经济、蓝色经济四大创新经济业态。按照到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1万亿元的发展目标,临港新片区将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产业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招商工作“一盘棋”统筹
1、加强招商引资规划统筹。由相关产业部门牵头,会同市、区相关部门编制《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功能体系规划》。明确各园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绘制临港新片区产业地图。各园区需根据产业布局,开展招商引资并推动项目落地,做到各有特色、错位竞争、协同发展。对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深化研究专项规划。
2、加强招商引资政策统筹。充分依托和挖掘《总体方案》、《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等给予新片区的政策制度优势,结合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聚焦国际、聚焦增量、聚焦前沿,由相关产业部门按分类实施原则,在前沿产业、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等方面匹配制定各类产业发展政策,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新片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二)建立招商项目“一体化”管理
1、建立招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委会和开发主体洽谈对接的各类产业项目信息第一时间录入招商引资信息库,产业主管部门对临港新片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全覆盖的信息统筹和动态管理,并甄别筛选优质项目,将符合临港新片区定位的项目纳入项目跟踪库。对项目跟踪库中的项目,由投资促进中心会同开发主体跟进对接,并实时更新项目进展情况。管理信息系统内项目信息对相关业务处室实现信息共享,并视具体情况做好保密工作。
2、建立招商资源及政策信息系统。由管委会相关部门分头梳理汇总各类招商资源(含土地、厂房、楼宇、能耗资源等)及政策,匹配招商项目,构建动态更新的信息系统。
(三)建立招商引资“一条龙”保障
1、加强专业渠道招商。注重发挥专业服务机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投资咨询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利用客户资源、信息网络优势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成功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的社会专业机构和个人,可给予相应奖励。
2、开展应用场景招商。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示范基地等应用场景,围绕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
3、强化价值链招商。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推动企业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管理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本区域内企业开展工业强基和技术改造,鼓励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将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落户临港新片区。
4、策划关键核心技术招商。瞄准“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组织策划一批重大技术攻关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顶级名校、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资源,支持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鼓励团队招商。实施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工程,引导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发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平台。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落户、专家公寓、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创业融资、科研配套、团队支持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6、聚焦重点企业招商。结合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需求和央企战略布局需要,引进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的央企功能性总部、研发类平台和创新联合体项目,打造一批央企总部集聚区和央企特色园区。抓住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的机遇,实施跨国公司总部拜访计划,发挥外资总部政策优势,加快引进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外资企业新板块招商,鼓励外资企业在新片区功能提升、增资发展。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等为重点,开展龙头民企招商。
7、加大海外招商。打造新片区布局海外招商的团队,积极融入市政府海外投资促进网络、产业园区以及市属国有企业海外机构等各类资源,拓展国外招商引资渠道。
(四)建立招商宣介“一揽子”策划
1、统筹策划实施招商活动。由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根据新片区产业定位以及当年度产业发展的重点、热点,负责各产业板块的年度招商活动计划,并指导相关开发主体策划并实施好各项主题招商活动。同步做好进博会、工博会等市内重大展会期间的招商活动方案。
2、统筹宣介资料策划制作。由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管委会相关部门,策划编制新片区招商宣介资料,内容包括设计投资手册、营商环境报告、产业规划地图、厂房楼宇地图、用地出让示意图、产业政策汇编等,形成系统化、特色化、动态化的线上、线下招商宣介资料。
三、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一)成立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管委会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各大开发主体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并加挂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部门、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及各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组成。投资促进办公室牵头负责新片区招商引资统筹工作,研究新片区招商引资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总结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跟踪和服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监督、检查和考核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完成情况,建立新片区招商引资信息数据库。另外增设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负责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协调推进、企业服务和人才服务等工作,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工作接受投资促进办公室的指导。
(二)建立领导对口联系制度。对于临港新片区招引的重大产业项目,由管委会分管领导、开发主体分管领导作为项目招引责任人,全程参与项目洽谈、落地方案及政策制定,切实提高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速度和成功率。
(三)完善项目分工分类推进机制。临港新片区招商引资工作按照首问负责、虚实结合、分类推进方式实施。海创人才招引由人力资源处负责、实体产业科创类项目由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负责、金融贸易类项目由金融贸易处负责、现代服务业项目(含商业、旅游、文化等)由商业和文体旅游处负责、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招商引资统筹由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负责、工程建设类项目由建设和交通管理处负责,虚拟注册型项目由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负责。
(四)持续充实优化招商力量。鉴于临港新片区产业门类多,且新增贸易、金融、航运服务等内容,需尽快充实优化招商力量,定期组织招商培训,加强开发主体与管委会的人员交流,建立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招商团队。
(五)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由管委会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牵头,每年度下达招商任务指标,对各开发主体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安排招商引资和安商稳商专项激励资金。对年度工作成绩突出的开发主体和重点产业园区给予通报表扬,优先考虑重大项目布局,优先安排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指标以及专项资金。
(六)建立重大产业项目“首谈”报备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谈制度。对重大产业项目,支持开发公司和重点产业园区向管委会投资促进办公室进行“首谈”报备,不鼓励其他园区就同一项目再进行洽谈,避免园区之间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发展。因项目落地条件难以满足的,将由管委会协调落地其它园区。
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组建方案
根据管委会《关于加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担任组长,管委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吴晓华担任副组长,管委会相关业务部门、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以及各大开发主体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并加挂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各部门、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及各开发公司招商工作分管领导组成。具体组建方案如下:
主 任:吴晓华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成员、专职
副主任
成 员:张 彤 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
张晓阳 金融贸易处
冀晓红 商业和文体旅游处
毛德春 特殊综合保税区处
顾长石 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陆 春 临港集团
丁嵩冰 上港集团
周 湧 港城集团
朱智勇 临港城投
王 麟 临港产业区公司
李自伟 临港科技城公司
吕 峻 临港奉贤公司
李阿铭 临港大服务公司
宋鹏霖 临港大物流公司
张 翊 临港浦东公司
逄淑光 临港自贸联发公司
白 洋 临港新片区公司
宁艺强 临港海洋高新公司
陈嘉麟 临港软件园公司
丁 峰 闵联临港公司
范鹰浩 张江临港公司
陈艺春 金桥临港公司
饶应福 临港科创
徐 伟 同盛物流开发公司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相关人员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所在部门或单位接任同志自然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