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玛丽皇后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动物在环境中释放的 DNA,可以从空气中收集。
此前,环境 DNA 主要用于调查水生环境。而这项最新概念验证研究,为环境 DNA ( eDNA ) 在生态、健康和法医方面的新应用开辟了潜力。
生物,如植物和动物,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会把 DNA 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近年来,eDNA 已经成为帮助科学家识别不同环境中发现的物种的重要工具。但之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从水中收集 eDNA。
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是否可以从空气样本中收集 eDNA,并用于识别动物物种。他们首先从一间住着裸鼹鼠的房间里采集空气样本,裸鼹鼠是一种生活在地下的群居啮齿类动物,然后使用现有的技术来检测样本空气中的 DNA 序列。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小组表明,空气 DNA 取样可以成功地检测出鼠的房内和房内的鼹鼠—老鼠 DNA。科学家们还在空气样本中发现了人类 DNA,这表明这种取样技术有可能用于法医鉴定。
该研究团队目前正在与工业和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合作,包括 NatureMetrics 公司,将这项技术的一些潜在应用带到生活中。比如,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们更好地了解新冠肺炎等空气传播疾病的传播。他们可以对空气进行采样,并收集现实世界的证据来支持这样的指导方针。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PeerJ》杂志上,题为 "eDNAir: proof of concept that animal DNA can be collected from air samp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