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主持召开季度工作会议,传达市委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季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全面做好下半年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临港新片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后稳”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招商引资持续快速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税收收入增速稳步回升,洋山特殊综保区特殊经济功能逐步显现,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较好体现了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作用。
一、紧盯目标、盘点对账、谋深做实,把从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迅速转化为工作实效,确保全年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朱芝松指出,上半年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临港新片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南汇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编制完成,特殊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制度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增长,改善民生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标还有差距、工作还有短板。要全面推进年初制定的管委会2021年153项工作要点任务,对于还未完成的工作要加快进度。要加快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千方百计抓好投资促进工作,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克服各种困难,加快签约落地、土地供给、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各部门、单位、开发主体、相关镇要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上半年的工作逐一盘点对账、深入分析总结,认真做好下半年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聚焦重点、强化功能、突出特色,全力抓好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推动临港新片区软硬实力齐头并进、跳变跃升
朱芝松强调,临港新片区作为“五个重要”的践行地、高水平对外放开的试验田,是城市软实力跳变跃升的重要变量。要全面落实好全会精神,推动城市硬软实力“两手抓、两手硬”。一是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要相辅相成。要打造接轨国际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软要素”,从而增强国际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开放型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硬实力”。全力做好制度创新2.0版的实施方案和《临港新片区条例》起草工作。二是功能塑造和平台打造要相互融合。既要构建高能级、大流量的平台载体,也要塑造较强竞争力、较强吸引力的核心功能。做好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物理和电子围网工作,增强国际中转集拼、保税维修、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功能。加快建设顶尖科学家永久会址和实验室,不断完善研发配套、教育医疗、商业住宅等功能建设。三是城市硬配套和软环境要相得益彰。要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重点把握住数字化和低碳化两个未来的转型趋势,推动智慧社区、无人驾驶道路等数字新底座建起来,推动氢能、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用起来,推动城市公园、生态廊道等绿色栖居地美起来,推动天文馆、星空之境等网红打卡点火起来,打造令人心驰神往的活力之城、未来之城。
三、以学促干、不断进取、比学赶超,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更加顽强的拼搏作风,共同描绘临港新片区奋勇争先的新群像
朱芝松指出,面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面向新片区即将到来的第三个建设年、面向下半年的各项工作,要不断提升站位格局、强化业务本领、发扬拼搏精神,接续奋斗、再立新功。
一是要深入学习、以学促干。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常态化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精神融入新片区开发建设的精气神之中。要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让党旗在开放一线高高飘扬。二是要善于总结、完善机制。要增强系统思维,做好制度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全面打通工作中的“肠梗阻”。三是要转变思维、精准发力。要贯彻落实全市投资促进会议精神,加快转变招商思维,从“看土地”“看厂房”向“看产业生态”转变,从“看政策”向“看应用场景”转变,从“看成本”向“看功能优势”转变。
朱芝松强调,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动疫苗接种工作。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做好防汛防台工作。要牢牢守住个人的纪律底线、廉政底线,持续深化“四责协同”机制,打造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高地。
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领导班子作了工作部署。管委会发改处汇报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管委会建交处围绕住房保障和重大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科处围绕产业经济运行及产业投资工作、临港集团围绕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临港城投围绕重大项目投资进行交流发言。
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相关镇、开发主体及建设主体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