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两会”即将开幕,市代表委员们已准备好“发问”。备受关注的临港新片区也做好“被提问”的准备,今天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咨询”活动作出“回答”。
为在防疫特殊时期保障民意传达无障碍,今年本市“两会”现场办理和现场咨询首次改为线上“现场咨询”,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与各单位开展线上交流互动,建言献策。
朝九晚六不停歇,全“人工”回答问题。在线上“现场咨询”临港分会场,新片区管委会选派了各部门的负责人或了解所在部门全面工作的“业务通”一直待命“守”在屏幕前,保证每一个提问或建议都能在5分钟内得到切实反馈。
会场五台电脑保持在线,新片区大数据中心在活动前一天便调试好相关设备,并为各处室做好实战模拟演练,确保上机无碍、线上畅通。另外,管委会其它部门负责人的电话也一直保持畅通,随时“上线”解答。会场三十名“口罩人”时刻待命、轮流上机应答,临港分会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布置,除人人遵守佩戴口罩要求以外,会场还配备了免洗酒精等防疫物资。
在线的这九个小时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表达对临港新片区道路交通设施基础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动态的“好奇”。其中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的一名政协委员发问——
“是否考虑在新片区设立能源大数据中心?从而可为临港的企业用能提供更多的服务,为临港能源和低碳环保做示范引领。”
当即“接单”,当即回复。各部门马上行动起来,汇集任何涉及“能源”业务的“智慧”,认真作答——
“根据新片区综合能源规划,在推进供给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考虑了在用户侧开展需求测响应、能源服务等内容。为此,接下来新片区计划建设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将电力、燃气、水、油等不同能源品类的消耗录入统一平台,开展数据分析、长期跟踪,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能源服务,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此外,目前我们正着手培育支撑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氢能产业,加速推进相关产业规划的编制和产业引导支持政策的制定。”
据市政协22日举行的提案审查会议统计,截至22日上午,大会共收到提案407件。其中,委员个人提案299件,集体提案108件。提案内容中不乏对临港新片区的持续关注。
为广泛听取来自上海“智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并及时切实给予反馈,不止线上这九小时,临港新片区的“民意接收通道”时刻畅通,持续聆听各方为促进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言献策”。